全部分类

爆炸事故一旦发生如何进行自救?

随着化工行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尽量多掌握各种安全知识,一旦发生安全安全事故,把伤害减到最小,保护自己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1.对危险源的识别和判定 爆炸发生前,如果身处可能发生爆炸的场所和空间,首先要做的事是寻找和发现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源。在确定危险源后,第二件事是判定危险源的性质。要确定可能发生爆炸的种类,如化学爆炸和物理爆炸等,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要确定炸药的种类、性能和杀伤力的大小和范围,以便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2.赶紧趴下最正确 在爆炸发生时,也就是“轰”的一声后,先别着急跑,因为爆炸很可能不止一次,如果在未确定安全区域前盲目奔跑的话,很可能会被第二次爆炸伤及。所以不管怎样,自救的第一步就是趴下——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保持身体伏低不但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3.选择正确接触方式 当爆炸发生时,应选择待在开阔空间里而不是密闭空间里;要尽量扩大爆炸安全距离,减少与爆炸物直接接触的频率和时间。首先,对于必须用手持有爆炸物的情况,则需采取正确持有炸药的方式,如握雷管的头部而不是握尾部。其次,对于不需直接接触爆炸物而是身体必须接近爆炸物的情况,则需要注意站姿,减小接触面积。应采取可能将危害降到最低的站姿,如侧面站而不是正面站;右肩冲前而不是左肩冲前;将爆炸物举起而不是放于和腰部或胸部等同的位置等等。再次,对于距离爆炸物较远的情况,则需注意防护爆炸冲击波带来的伤害。当爆炸发生时,应立刻趴下或蹲下而不是保持直立;应选择待在开阔空间里而不是密闭空间里。第四,要尽量扩大爆炸安全距离,减少与爆炸物直接接触的频率和时间。 4.寻找防护物,做好人身防护措施 首先,应选择能够有效阻挡、反射或者吸收爆炸冲击波的掩体,如躲藏在土围墙、建筑物、汽车、家具等物体背后,可以适当减小安全距离的具体数值。但是, 必须躲开这些物体最薄弱的部位,防止破片冲击带来的伤害。其次,做好人身肢体防护,如戴安全帽、穿防爆衣等保护可能致命的关键部位。 5.有效利用爆炸可能产生的缺口效应 一般在建筑防爆当中, 我们将建筑物结构强度相对于其他单元较弱的建筑单元称为缺口。缺口效应是指建筑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地方即缺口部位, 此时此处的冲击波压力要远远大于周围其他地方,如果人体、重要仪器设备处在缺口部位, 就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损害。在爆炸发生时尽量远离门窗、管道口、沟渠的前后及其附近,减少冲击波带来的伤害。 以上就是对于爆炸安全事故发生时作为自救措施的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旦安全事故发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个人受到伤害。安全责任事故重于泰山,化工企业单位一定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按照国家的要求配备安全防护用品,灭火器、防化服、空气呼吸器、气体报警器、消防避火服等安全防护用品,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利用安全防护用品保护自己,尽量减少对自己的伤害。我们济南锦程安防设备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安全防护用品的生产厂家,质量品质是值得信赖的好产品,您可以放心的选购。我们始终坚持让您买的省心用的舒心,解决您的后顾之忧,锦程安防为您保驾护航,您身边值得信赖的好品牌!如果您想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安全防护知识您可以参考资料进行咨询和学习http://www.jnjcaf.com 您也可以拨打电话进行咨询和学习0531---88785560